你的孩子是否看起來無精打采,或是在玩遊戲、吃飯、上課時「坐也坐不住、站也站不直」,走路也經常重心不穩,甚至沒辦法「好好拿東西」,在寫字、畫畫、玩玩具等活動裡感到挫折?
上述狀況,很容易被誤判成是專注力問題,然而這些卻也是發展遲緩孩童裡典型的「肌力不足」表現。怎樣才算肌力不足?作為父母,我們又能為他們做些什麼?今天,我們就透過這篇文章,簡單認識肌力的世界吧!
目錄
- 首先來談談,何為「肌肉的力量」
- 影響肌力表現的重要條件——張力
- 肌力 vs. 張力,它們的差異究竟是什麼?
- 要如何看出孩子的肌肉張力問題?
- 肌力/張力不足,常見族群有哪些?
- 強化肌力/張力的遊戲與訓練建議
首先來談談,何為「肌肉的力量」
所謂「肌力不足」,顧名思義,就是肌肉的力量不夠。
肌力,是肌肉「主動收縮」和「產生抵抗力」(例如:拉力、推力、支撐力等)的能力。造成肌力不足的原因可能有很多,像是神經系統損傷、肌肉量變少等,甚至當肌肉處於不理想或不正確的收縮位置時,也會影響力量的展現。
不過,許多發展遲緩的孩子,後來經觀察、診斷,都被發現其肌力不足,追根究底,是因為他們的肌肉張力過低。
影響肌力表現的重要條件——張力
到底什麼是肌肉張力呢?想像一下,當我們處在放鬆的狀態下,不特別用力的時候,是不是就無法挺直腰桿、長久站立,或維持一個固定的姿勢呢?一般來說,這樣的狀況不會發生。
在張力的幫助下,肌肉仍會呈現「微微收縮」的狀態,這讓我們就算什麼都不做,也不會看起來軟趴趴的。
然而有些孩子到了該學會爬行、坐著、站立和走路等的階段時,卻總是爬不出去、難以抬頭、無法承受同齡孩子可以負荷的重量,或是走路經常拖著腳、走著走著就摔倒了。這時,可能就要懷疑孩子是否有肌張力不足的問題。
肌力 vs. 張力,它們的差異究竟是什麼?
許多人讀到這裡,還是有點不明白:到底「肌力」跟「張力」,哪裡不一樣?為了讓爸媽能更一目瞭然,我們透過以下表格進行比較。
項目 肌張力 肌力 定義 肌肉在放鬆狀態下的張力,也可以理解成是「不出力時,肌肉仍保有的彈性」,但不會主動產生外力。 大腦傳輸指令到肌纖維,驅使它們藉由收縮「主動產生的力量」。 功能 讓身體隨時準備好,抵禦外界的力量。舉個例子,當今天有人很用力地拽你的手臂,肌張力便可即時反應,保護我們的肌肉避免過度拉伸,造成傷害。 可用以「主動」對抗外界阻力。例如:搬運重物、擋住大門暫時不讓它關起來等。
由上表可知,肌張力可以視為一種「被動」的力,它的作用就是讓肌肉「做好出力的準備」,也能將關節、姿勢維持在適當的狀態下。肌張力過低的孩子,身體會看起來軟趴趴的,也無法在適當的姿勢下出力;反之,肌張力如果過強,就可能用力過度。
無論肌張力過若或太強,都會影響肌力的表現,並讓孩子較難以學習如何控制肌肉,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如此關注張力的問題。
要如何看出孩子的肌肉張力問題?
如果沒有腦性麻痺或腦損傷等其他疾病影響,通常肌力異常的孩子,或多或少伴隨肌肉張力低下的問題。這類孩子,在出生後 6 個月左右就會有以下明顯徵兆2:
- 頸部肌肉控制不佳,(坐立或站立時)頭部容易下垂;
- 孩子的身體軟綿綿、鬆垮垮地,抱著的時候很容易滑落,或不容易坐穩;
- 在給孩子背小包包,或由上往下輕壓身體時,孩子常常因無法負荷而倒下;
- 手腳懸空時經常「垂落在旁」,而不是稍稍彎曲,維持在空中;
- 在吸吮或吞嚥食物的時候,可能有困難;
- 當孩子哭嚎時,聲音經常孱弱無力;
- 呼吸微弱;
- 無法做到與年齡相符的里程碑動作。
肌力/張力不足,常見族群有哪些?
一般來說,早產(懷孕第 37 週前)的孩子,可能會因為發育不全,導致肌肉張力低下,繼而產生肌力不足的問題。不過,如果沒有其他疾病或症狀干擾,只是單純的發展遲緩,隨著寶寶的成長與職能、物理治療等後天訓練的介入,這種情況應會慢慢被改善。
再來,中樞神經系統受損(例如:腦性麻痺、腦部或脊髓損傷、腦膜炎等)以及周邊神經系統受損(例如:肌失養症、重症肌無力、杜斯氏症等),也會影響孩子在肌肉張力上的表現,使他們在運動和協調能力上產生障礙。
其他有肌肉張力低下症狀的疾病還有很多,常見於以下遺傳疾病:
- 唐氏症
- 小胖威利症候群
- 天使症候群
- 馬凡氏症候群
- 橡皮人症候群
- 成骨發育不全
- 朱伯特氏症
- 史密斯-金莫爾症
- 其它染色體異常狀況
強化肌力/張力的遊戲與訓練建議
面對肌力/張力不足的孩子,爸媽們可以怎麼做呢?如果經醫師診斷,屬於發展遲緩所帶來的肌力不足,還是有機會透過訓練與調整,進一步強化。
目前各大醫療院所兒童發展中心、早療機構或復健科診所,皆有物理與職能治療等服務。除此之外,我們也能透過平衡遊戲、拔河等居家遊戲,或適度分配擦拭桌椅、收拾玩具等家務,讓孩子從日常開始提升肌肉力量。
如果遲遲沒有處理孩子在肌力/張力上的問題,就可能影響孩子日後的各項表現,包含:走路重心不穩、吃飯經常掉東掉西、背書包時因為荷重讓走路更加困難、握筆姿勢不正確且寫的字不清晰、體育活動屢屢受挫等。因此,如能越早發現肌力問題並介入處理,便能奠定良好的生活基礎,讓孩子發展得更全面!
參考資料
- Hypotonia Information Page, NIH.
- Hypotonia. NHS.
- Muscle Weakness (Hypotonia). Boston Children's Hospital.
- Causes-Hypotonia. NHS.
- Aculbertson (2016) low muscle tone and your child – what you need to know. surestep.
- What to Know about Low Muscle Tone in Infants and Children, Lumiere Children's Therapy, 2020.
[yop_poll id="7"]
[os-widget path="/heho%E5%81%A5%E5%BA%B7/heho-%E5%B0%8F%E6%95%99%E5%AE%A4-%E8%82%8C%E8%82%89%E5%BC%B5%E5%8A%9B%E4%B8%8D%E8%B6%B3%E7%AF%87"]
延伸閱讀:
我的孩子是否有「發展遲緩」?常見遲緩面向又有哪些?5 大重點一次搞懂
早療越早,效果越好!教你看懂孩子需要早期療育的時機
腦性麻痺是什麼?認識腦麻原因及治療方法,如何及早發現守護孩子的健康
>> 有健康上的問題嗎?加入 LINE 好友 Heho 馬上來為你解答!
文章出自: http://n.yam.com/Article/20211109462120
離婚證人 、台北離婚證人 、新竹離婚證人 、彰化離婚證人 、高雄離婚見證人
遺囑見證人 、結婚證人
留言列表